本人於2016年於香港中文大學課外活動管理課程中首次接觸腦基礎教學策略,課程中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事,當天三小時的工作坊,讓我能全情投入當中,當中所使用的技巧及策略,生動有趣,還讓我樂而忘返,同時認識了一班志同道合。工作坊完成後,細心反思,如在自身的課堂,融入腦基礎教學策略,學生的學習興趣,會否有提升?從而提升學習效能?由當天起,我立志於自身課堂中,嘗試運用短短三小時內曾使用過的教學策略,讓學生有趣地學習。
過程中,經過嘗試及改善,最成功的第一次,就是教授一班小四學生,他們對於背誦課文感到困惑,家長也感到無奈,已進入半放棄狀態。我引入腦基礎教學策略,以有趣互動,在短短40分鐘課堂內,從課文的理解、詞語的認知,進而要求5分鐘內背誦如流,過程中,發現無論哪類型的學生均適合,最重要的是提升學生學習科本的興趣。當然,為了讓家長知悉學生的能力,要求學生當天回家後,必須自信地面對家長背誦一次。第二天,班內的家長給予熱烈的討論及回饋,反問我如何能做得到?從這事開始,已踏上成功之路,能做到「教好每一節」。
在實踐腦基礎教學策略的這段時間裡,我深刻感受到這一策略對學生學習成效與教學品質的積極影響。腦基礎的教學方法強調以科學證據為基礎,結合認知與神經科學的最新研究,幫助教師設計更符合學生大腦學習原理的教學活動,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注力、記憶力、溝通表達能力、團隊合作及解決問題能力。我們觀察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具動力,加深對知識的理解,且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,以解決實際日常生活上的各種問題。
因此,正式上任校長的第二年,正式於校內推展腦基礎教學策略。透過腦基礎的策略,教師們的課堂設計更加多元且具啟發性,學生的參與度與互動頻率顯著提高,使教學更加生動活潑,促進全人發展。
佛教黃焯菴小學素來重視教學質素及學生的學習表現。我們會持續深化腦基礎教學策略的應用,著重以下幾點發展重點:
- 個別化學習方案:根據學生的大腦發展特性與學習風格,設計更具針對性的教學內容,幫助每位學生發揮最大潛能。
- 跨學科整合:將腦基礎理念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,促進知識間的連結與應用,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。
- 教師專業成長:持續為教師提供腦科學專業培訓與資源,增進教學專業知識與技能。
- 學習成效評估:引入新的評估工具,量化腦基礎教學策略的成效,確保能達至理想的課堂,持續優化教學策略。
我們深信,藉由不斷優化與創新,腦基礎教學策略將為學生打造更加健康、有效且富有創造力的學習環境,培養具備未來競爭力的優質人才。讓我們共同努力,開創學校教育的新里程碑。